人物名片:
陈海东,硕士研究生,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任教师,主要讲授课程有《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等课程。自2003年到我校工作以来,先后获得了4次年度考核优秀,2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1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获得教学综合评价优秀。在今年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上获得文科组第一名。
一件朴实的衬衫,一头爽朗的短发,看起来很精神而且充满亲和力。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埋头坐在办公室里认真地批改作业,这是陈海东老师平日工作的场景之一。
说起获得学校2016年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文科组的一等奖,陈海东老师很谦虚地说“都是运气”。他认为通过这次比赛,能发现自己在平常教学中忽略的问题和细节,而且比赛过程中还得到了系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的指点,让自己对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对于自己的教学原则,陈海东老师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寓教于乐,让同学们在充满兴趣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经济学教学因为理论知识点和图形较多,初次接触该课程的同学都会感觉比较枯燥。陈海东老师会根据自己授课课程的特点,想方设法地提升讲课的趣味性,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上课开始前,陈海东老师会跟大家聊些轻松的话题,并通过话题引入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这就好比是吃饭前的开胃菜,能引起大家学习的“食欲”。
学校还有一部分其他专业的同学会将经济学专业作为双学位进行辅修,因此陈海东老师很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深入浅出,让非专业的学生也能容易地听懂课程内容。他会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向大家去解释课程中艰深晦涩的理论。2014级工商管理专业的邢茜同学回忆道:“因为想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所以决定报考经济学的辅修学位。但是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因为自己是非科班出生,基础比较差,很难跟得上老师的思路。但陈海东老师的课不一样,他总能运用生活中的常识来解释那些绕口的理论,同学们在被逗笑的同时也领会了所学内容。”
谈到与学生相处,陈海东老师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把自己的地位放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每当新开一门课时,陈海东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留给同学,包括电话、微信、QQ等。他认为,每节课只有45分钟,如果要让每一位同学都理解教学内容是比较难的,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课后主动向老师请教。因此作为老师,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解答是老师应尽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会产生信任感,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朋友的关系。令陈海东老师欣慰的是,有些学生即使毕业几年,每逢节假日还会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向他问好。
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外,陈海东老师还跟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完成横向科研项目。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服务地方,也能开拓自身的视野。他将科研中掌握到的知识与教学结合起来,运用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觉得课程内容更接地气。
陈海东老师深信,教授课程的过程也是让自己成长的过程。他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他认为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所提的问题,哪怕是简单的问题,也会给老师在教学上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从长远来看,这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教学工作水平。
繁忙工作中,时光飞逝;三尺讲台上,陈海东老师挥洒着青春与激情。他13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用汗水浇出了满园桃李芬芳,用坚强和执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